此芯科技实现6nm产品量产,自研内核成就梦想

更新时间:2024-07-31 20:47:43作者:ruihaifu
【文/观察者网 吕栋】

当市场的目光都聚焦在AI大模型和GPU的时候,国内CPU创业领域出现一个新玩家。

7月30日下午,此芯科技在上海推出首款已落地CPU产品——此芯P1。与传统国产CPU有些不同的是,这款处理器是一款异构SoC,其中集成了CPU、GPU和神经网络处理器(NPU)。

这也就意味着,此芯P1的架构和英特尔的AI PC芯片酷睿Ultra类似。而此芯也确实想借这款处理器进军AI PC赛道。但不同的是,英特尔采用的是X86指令集,而此芯归属于ARM阵营。

观察者网在现场了解到,此芯P1采用的是台积电6nm制程制造,集成的是Armv9 CPU核心,包括8个性能核和4个能效核,主频最高3.2GHz,同时集成10核ARM Mali GPU处理器。通过搭载NPU等模块,该芯片端侧AI算力达45TOPS,支持100亿参数以内端侧大模型部署。

在现场,此芯科技创始人兼CEO孙文剑称。此芯P1达到量产要求,将正式进入产品化阶段。

此芯科技实现6nm产品量产,自研内核成就梦想

此芯P1处理器 图源:观察者网

作为新入局者,此芯科技成立于2021年,创始人兼CEO孙文剑出身于X86阵营,曾任AMD客户定制部中国区负责人。就在三个月前,此芯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+轮融资,国调基金领投。而之前该公司还曾获联想创投天使轮,以及启明创投、同歌创投等机构领投的融资。

多家机构投资以及产品的迅速落地,让外界对此芯产生不少好奇和疑问。例如,用三年实现产品落地,此芯和ARM是怎么合作的?已落地的产品水平如何?PC领域,基本是X86巨头的天下,ARM阵营也有高通这种巨头,此芯在竞争中如何生存?未来的ARM生态如何建设?

会后,观察者网和此芯创始人兼CEO孙文剑做了深度交流,试图了解外界最关心的话题。

首先在CPU设计领域,购买IP核和基于指令集自研,技术难度从低到高。而由于外部因素,国内CPU企业大多停留在ARMv8指令集,这不由让外界对此芯与ARMv9的合作产生好奇。

孙文剑向观察者网透露,现阶段此芯和ARM的合作还是在IP层面,因为ARM在CPU和AI设计方面有很强的团队和路线图,该公司可以借助ARM的路线图,选出希望用到的IP。同时在软件层面,此芯投入很多精力并获得ARM很多支持,后者也希望自己的IP有丰富生态。

在创业或自研初期,购买IP核心进行研发并不罕见,无论是高通、华为、苹果,还是摩尔线程这种GPU创企,都购买过外部IP模块。

在孙文剑看来,创业初期需要投入的资源很多。基于指令集打造高性能CPU是个挑战,“刚开始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基于指令集研发,可能其他方面得不到应该投的资源,最后导致产品可能是失败的,这个我们想得是蛮清楚的。”

但不可否认的是,基于指令集自研(华为、飞腾)甚至自研指令集(龙芯、申威),对展示技术实力和维持业务连续性都很有必要。

孙文剑也对观察者网坦言,GPU、CPU、NPU是核心竞争力,该公司将根据资源情况,有序在软件、硬件上投入,“CPU内核自研是我们的梦想。”

此芯科技实现6nm产品量产,自研内核成就梦想

图源:观察者网

第二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性能。

此芯在发布会上并没有与友商对比,但简单梳理可发现,此芯P1与国际巨头仍存差距。

比如在ARM阵营内,高通去年10月发布的骁龙X Elite,采用台积电4nm工艺,拥有12个自研CPU核心,而且主频高达3.8GHz,高于此芯P1的3.2GHz,其中两颗核心在面对高负载任务时还能超频到4.3GHz。而在AI算力方面,骁龙X Elite的CPU+GPU+NPU共可实现75TOPS 的算力,也高于此芯P1的45TOPS。

X86阵营中,以英特尔去年底推出的酷睿Ultra5对比,该处理器采用intel4制程(7nm),包括4个性能核和8个能效核,最大睿频频率4.5GHz。英特尔透露,酷睿Ultra整体AI算力达34TOPS,比此芯P1的45TOPS要低,但可支持200亿大模型在端侧运行,而此芯P1支持100亿参数以内端侧大模型。

由此不难看出,此芯P1在纸面参数上与国际巨头仍存在距离。孙文剑也向观察者网坦言,此芯P1在GPU能力上不输高通,下一代产品会跟骁龙X Elite的差距进一步缩小。

但着眼当下,在大厂林立、生态壁垒深厚的CPU领域,此芯该如何立足?

孙文剑对观察者网表示,此芯作为国内企业也拥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优势,比如国内市场很大,占据了全球PC市场的1/3-1/4;第二,中国除了CPU和操作系统,在生产制造、软件设计、各种应用开发等方面并不落后,也许在某些领域上存在一些差距,但长远来看并不算差距。

“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机会跟国内产业链紧密合作、产生互补。如果论资金、规模、历史,我们跟巨头的确有蛮大差距,但如果放到整个产业链上来讲,我们就有自己的优势,对大模型的适配、应用的适配、操作的适配,我们和本土企业有更多机会进行适配。”他说道。

此芯科技实现6nm产品量产,自研内核成就梦想

现场展示的原型机 图源:观察者网

在参会行业人士看来,虽然X86架构在PC领域仍占有巨大份额,但ARM作为精简指令集、移动芯片领域的主导者,在AI时代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。

安谋科技(ARM)全球服务市场部总经理谢伟在会上指出,ARM在AI PC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,今年Windows on ARM出货可能是200万,明年可能是上千万,后面可能翻倍,“随着生态的发展和ARM处理器的不断增强,市场占有率也可能会不断增加。”

“但也有很多挑战。”她话锋一转说道,“虽然我们在生态上投入很多,但软件兼容性还面临很大挑战,毕竟X86在PC市场发展了20多年。所以需要更多伙伴和我们一起对ARM原生生态进行移植和优化。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产品投入市场,更多用户能接受ARM架构的AI PC。”

“今年微软把高通的ARM CPU作为AI PC首发,为什么?有两个原因:第一,传统厂商太慢了,第二看到了巨大的潜力。通过能效和生态,微软看到了做这件事的潜力。国内不管是统信还是麒麟,这些国产操作系统非常愿意和我们合作,因为能够在技术底层进行融合,进行芯片和操作系统定义。”孙文剑说道。

从发布会信息来看,此芯不只想把CPU用在PC领域,而是想“一芯多用”,包括笔记本、迷你电脑、一体机、台式机、家庭娱乐主机和企业边缘侧主机等。孙文剑对观察者网透露,在市场上进展快的话,今年年底在某些领域能够看见此芯P1,而PC领域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。

当被问及此芯是先进入信创还是消费级市场时,孙文剑称。该公司对生态思考的很清晰,“对于全球的生态、本土的生态都会适配、优化,国内CPU厂商发挥自己的优势,在国家安全方面能够体现自己的优势。我们是商用化的CPU公司,全球生态和本土的生态都会去适配。”

相关教程